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居北京,大不易,這是不少“北漂族”的感慨。新年伊始,一句“今年北漂不租房,要租就租七十七”成為網絡流行語,起因是央視日前的一則新聞引發的“77元月租風波”。
據央視報道,在北京朝陽區麗景園小區,廉租房住戶郭春平租下45平方米二居室,月租才77元,月租之低與房價之高形成鮮明對比。畢竟,在京滬穗深四大城市中,北京去年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已達20328元/平方米,同比大漲42%,儼然成房價“頭漲”之地。
北京房價居高不下,租金自然水漲船高。77元廉租房的新聞一出,網友們先是詫異,再是人肉搜索試圖證偽,網上關于“郭春平系公務員”的謠言亦隨之而來。較近,郭春平為貧困的失業人士已被證實,77元月租卻來自政府補貼95%的特價房,要想得而居之,得逾越高門檻。
按朝陽區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劉濤的說法,廉租房標準租金每平方米33.6元,按郭家租賃面積計算每月租金1545元,是政府承擔了廉租房95%的租房費用。換言之,北京前11個月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67萬元,每月較低工資標準為1160元,如果要全額上交房租,廉租房將不再低廉。
實際上,是國家通過財政補貼轉移支付的方式,讓郭春平們如愿實現繁華鬧市中的“居者有其住”。
廉租房是新名詞。在1998年城鎮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之前,保障房或福利分房是絕大多數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先進途徑。時至今日,福利房的分配難,已被商品房的購不起所取代,而廉租房制度則轉向服務城市特困人群或者低保戶。不過,在2008年之前,廉租房建設規模小,價格雖低,獲取卻不易,這也是“77元廉租房”被網友視為怪事甚至圍觀的時代背景。
77元月租成網絡新聞,證明廉租房政策并未廣而告之且廣而惠之,除了政策透明度不高之外,收入約束和戶籍門檻等歧視政策導致獲取難度大,較有租房需求的外來工往往與之無緣。事實上,正是因為廉租房的缺位,購房者如千軍萬馬過購房的獨木橋,再加上住房供給的剛性和投資渠道狹窄所誘發的房價畸形上漲,導致棄租而超前購房成多數人不得已的選擇。
住房問題,本質是民生問題,廉價易租房的缺位加劇了老百姓對高房價的不滿。在美德等發達國家,房租占低收入家庭的月收入比重多為25%至30%,超額部分由政府補貼。如果有充足的保障房供給,再佐以易獲得的商品房信貸體系,很少有人愿意將一生的財富押在鋼筋水泥構成的房子之上,從而束縛自己的遷徙自由和創業空間。
當下,中國的住房自有率超過83%,這是居民將稀缺的資金過度集中在住房的結果,是資源錯配的典型特征。從全球各國的住房自有率來看,歐盟國家平均為60%,德國和瑞士分別在四成和三成左右。美國目前住房自有率高達66%,是全球較完善的住房金融系統和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的雙重條件所造就。
“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在適宜的居住條件里,擁有一個合適的家”。這是美國《住房法案》中提出的政策目標,也是羅斯福新政中以新建住宅對抗大蕭條的政策延續。由于美國夢的核心是擁有一套住房,美國歷任總統為了選票,一直致力于提高住房的廉價性和易獲得性。去年11月份美國新房銷售價格中間值為21.3萬美元,每套住房的建筑面積中間值是303平方米,合計不過703美元一平方米,而全美從業人人均年薪高達4.35萬美元,購房難度并不大。日前,美國駐華大官方微博曬美國房價,讓跟帖者感慨“美國房價是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這和郭春平的77元廉租房一樣,讓望房興嘆者艷羨不已。
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已將解決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來抓。浙江臨海市推出1元廉租房,頭批40戶低收入家庭已入住地處市區的景蓮小區,每月只須上交每平方米一元的房租。而可能令住宅市場生態系統更趨和諧的,則是廉租房和公租房“蛋糕”的做大。從2008年以來,國家開始推行保障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并行的雙軌制,一個“市場歸市場,保障歸保障”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呼之欲出。
應該說,國家近兩年在保障房建設的投入之大,堪稱未有。據統計,去年全國580萬套保障房總投資計劃是0.8萬億元,以此推算,2011年1000萬套保障房約需投資1.38萬億。與其對應的是,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2.7萬億元,同比增加70.4%。和賣地收入的大增對應的,是保障房支出的超預期。在讓中高收入人群高價購房的同時,國家以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在住房福利上向低收入家庭傾斜,彌補過去的民生欠賬。
可以想像,在2011年的大手筆投入之后,未來保障房的大量支出將成常態。如果說美國借助“居者有其屋”的住房體系改革,走出上世紀漫長的大蕭條時期,而中國建設保障房體系的進程,則是調節收入分配構建和諧社會的巨椽之作。或許,只有當77元廉租房不再是大新聞之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才能在更多的中低收入一族的身上實現。(記者 熊元俊) 居北京,大不易,這是不少“北漂族”的感慨。新年伊始,一句“今年北漂不租房,要租就租七十七”成為網絡流行語,起因是央視日前的一則新聞引發的“77元月租風波”。
據央視報道,在北京朝陽區麗景園小區,廉租房住戶郭春平租下45平方米二居室,月租才77元,月租之低與房價之高形成鮮明對比。畢竟,在京滬穗深四大城市中,北京去年新建商品住宅均價已達20328元/平方米,同比大漲42%,儼然成房價“頭漲”之地。
北京房價居高不下,租金自然水漲船高。77元廉租房的新聞一出,網友們先是詫異,再是人肉搜索試圖證偽,網上關于“郭春平系公務員”的謠言亦隨之而來。較近,郭春平為貧困的失業人士已被證實,77元月租卻來自政府補貼95%的特價房,要想得而居之,得逾越高門檻。
按朝陽區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劉濤的說法,廉租房標準租金每平方米33.6元,按郭家租賃面積計算每月租金1545元,是政府承擔了廉租房95%的租房費用。換言之,北京前11個月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67萬元,每月較低工資標準為1160元,如果要全額上交房租,廉租房將不再低廉。
實際上,是國家通過財政補貼轉移支付的方式,讓郭春平們如愿實現繁華鬧市中的“居者有其住”。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