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在QQ群里聽見有位銀行的朋友說:較近離婚率是不是要上升???為了購房,我有好幾個客戶都這樣了,算算能省60萬,干嗎不呢。
二套房貸新政出臺后(其實也不是出臺,以前就有了,只是較近似乎又要執行了),有人斷言“會有人為此假離婚”,如果你購的是套房,貸款要實行1.1倍利率,而一套房貸款利率還能打8折呢。我聽到的案例是這樣的:一對北京“中產”夫婦看上了一套小別墅(中國有無中產先不說了,暫這么稱呼吧),計劃貸款200萬,分20年還清,按一套房利率,總共需還300萬,二套房呢,就需要還360萬了。于是,為了避免這樣無緣無故增加的成本,就先辦個假離婚吧。揚子晚報做了調查“為了“貸款”購房子你會選擇“假離婚”嗎?”,四成的人表示:愿意;只有10%的人表示不愿意。
房價就像驚險劇,而房價下的人性,也世態炎涼。你能說愿意離婚的人不講人情嗎?不能,省些錢難道不是為家里好?而且,我個人認為或許這真的利己不損人。二套房政策治理的不是炒房人嗎?“離婚”夫婦大多是為了改善住房條件而已,離婚只是理性計算后的合理行為。趨利性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社會、市場運行的基礎,就像每個人都想把車開好,較后匯成了和諧的滾滾長流。我們從小聽著奉獻長大,可是,人就是一種稱之為人性的東西,稱他為“普世價值”也好,普世的人性總是無處不在,如果你想壓抑他,他總能找到自己的方式報復你。在一個神奇的國度,又一次活生生的證明了,道德不是形而上的,無條件,道德從來都是現世的,扭曲的制度下,就會有扭曲的人。
其次,說說房價,天天在說,但時不時總有消息能刺激神經,某天在騰訊微博上看到一位老總的隨感:“剛才被賣房的人帶去看個房子,在高爾夫球場附近,住宅有七猛(畝)地,客廳有200多平米,不叫客廳叫娛樂室,有兩個專業級吧臺,一個超級大廚房,還有自家的室內游泳池,桑拿室,SPA,全大理石臺面,小橡木地,60萬美元就能搞定,美國房子大掉價了?!?0萬美元,大概是480萬人民幣吧?在北京,你能購這些?通州的房子單價都3萬了!(較近通州似乎領跌了)河北歡迎你的段子變成了現實,500萬也就購個通透幾居吧。而真正郁悶的不在于此,而在于在北京,總是有很多有錢人,面對幾百萬的房子,能全款拿下,眼都不眨。茅于軾老人家說“有錢百姓”推高房價并不是信口開河,只是想說,有購的才有賣的,市場不是單方面能定高價的。所謂“有錢百姓”,里面可能包含炒房者,包含有錢人。。包含那4萬億流到房產中的,包含央企那雄厚的資金,總之,我完全認為,這個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性的貨幣政策,造就了如今狂飆突擊的局面。反正錢就在炒地、炒房、里面轉圈圈,完成了財富的又一次分配。
末了說說“疑點”重重的二套房政策,這項政策是想增加炒房的成本,但是,頭先,根據筆者觀察,現在炒房的很多全款,因為可以省很多稅!有位朋友想賣一個小房子,經常有中介打電話來問,70萬,全款,您賣不?我朋友偶爾納悶,能拿出70萬干嗎不購個大點的?中介說,全款的,八成是炒房的。不說執行的難度,從原理上講,二套房利率加高,是試圖限制銀行資本過多流入房地產。那為何那么多銀行資本就愿意進入房地產?為什么那么多人就要去炒房?還是因為它值得投資。做一年實業,辛辛苦苦,有成本、有人工,某個原材料稍微一漲價還陪了,投資到房地產,一年翻一倍,為什么不投?人們都是趨利的,連大學生都要湊錢炒房,你能說人心都壞了嗎?央企都吵著做房地產,你能單單罵炒房者壞了良心嗎?
限制銀行資本過多流入房地產,從本質上還是“堵”的路數,如果供給不增加,這個東西奇貨可居,人們還是會千方百計捧著它。要使房價回歸一些,較根本的還是要增加供給。奇貨可居,貨不奇了,你還囤?看你能囤到什么時候。不過,我還聽到一種說法,中國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所以房子必然是一種緊缺品,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增加供給都沒用?我就納悶,日本人均土地也挺少的吧,不知日本有沒有這種“緊缺論”。還有些人說,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破,所以土地是越來越少了,這房子更緊缺了?。科鋵?,農民的宅基地整理后,基本搬進了樓房,以前一塊地能住一家,現在可能住7家,這些都是騰出來的土地啊。總之我不相信,房子對中國人就注定是一種緊缺品。
現階段,不同的人有不同購房的想法,例如離婚的中產,希望只是假離婚。前幾天看到一位經濟學家朋友的QQ簽名是“一定要打贏高房價這場戰爭”,而我只能苦笑笑,誰知道呢?戰爭還沒打贏,人們已經用自己的行為做出了回答。我更認同另一位朋友的說法,房價較好的調控時期已經過去,希望泡沫破滅的時候,能盡量損傷小些。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