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2008年在金融危機較深重的時候我畢業了,可以說一年來看著房地產市場從“不景氣”到所謂“復蘇”,不由得想說兩句。
我不是專家,也不是什么富二代,有很多人會奇怪一個女生對這個房子的事有什么好關心的,關心的人應該是那些男生,或者說是準新郎的父母們。可是在不斷地觀察身邊的人之后,我發現原來我是真正有這個話語權的人,一來大學里我輔修的專業是房地產,實習的公司是房地產公司,二來偶爸爸從事建筑行業已經20多年的,三來我的表姐畢業后已經從事多年的室內裝潢設計工作,四來我的姐夫從事的是工程監理。所以說,我相信自己是較有代表性的,來剖析房地產這個行業的民間樣本。
其實在12月銀行們收緊房貸的時候,我就已經預測了房地產2010年的走勢以及調控的結果。在14號之前,我的預測被很多人看來很好笑,甚至有人認為我吹牛,但是14號之后,我再一次被證明——猜對了!
房地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淺白一點,為什么房價越來越高,讓我來和你說一說。
1、土地指標。是專家都會在不停地說土地越來越少,資源稀缺,物以稀為貴,所以房價的走勢必然上升。可是他們為什么不說說其他的事呢?大家都知道土地指標這個東西,國家為了農保地所以進行土地開發的是有限額的,而限額的分配對每個下面的省市鄉鎮,甚至村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任何招商引資都要被問及廠房、優惠政策等等,但是土地的審批就成了一大問題。于是引發一個問題,僧多粥少怎么辦?
購賣土地指標!以前去上海,有些人動不動就以自身來自居,現在想想真的很可悲。為什么會突然冒出這么一句話,是因為他們花著別人的土地指標,卻還在那里叫囂。碳排放指標可以購賣,同樣土地指標也可以購賣,包括林地指標。于是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像上海這樣的城市,房子越建越多,而西部某些地區因為賣了指標,于是不能進行土地交易,自然不能招商引資。舉個簡單的例子:城市需要用地可是沒有土地指標,于是向農村購,而農村的老百姓要建房了,沒有土地指標,婚喪嫁娶沒戲,于是被迫只能到城市去購房,較后城市人越來越多,房價自然越來越高。
2、購的沒有賣的精。很多專家動不動就說要和開發商擬定什么條款保護自己的權益,可是實際操作呢?我們購房子的都是個人與開發商打交道,可以說雞蛋碰石頭。所有都是標準合同,誰敢說改,開發商就不會賣給他,老百姓只能選擇要么接受要么就走。
現在的房子購賣都是期房,很少有現房,而二手房交易還處于比較緩慢的階段。期房就面對一個違約的問題,房地產商可以單方面違約,因為房價高漲他賺得肯定比賠的多。我自己給很多人看過房子,可是總結下來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購房看房的女的比男的多。可以說女士購房大隊的主流人群,付錢的普遍是男性,而拍板的基本上都是女性。開發商看準的就是這點,感性的消費者本身被煽動就比較容易。什么已經賣了多少了,還剩下多少都會觸動她們的神經。可是有多少人仔細去觀察房子本身的條件和質量,沖動真的魔鬼!這時候男士較好頂住氣,撒嬌、發嗲、上吊、玩命都是沒用的,看看你們的墻體、下水道、地板,特別是什么精 ,太多的貓膩,就像一個爛瘡女人花了一大筆錢來刷臉墻。
二房子不是沒有,而是你購不起。有一段時間被人拉去看房子當顧問,單單紅包就能收到3個多0,被同學說成是周末較好的外快,風光又輕松。可是看下來,我就一個感覺,沒有120平米以下的。國家很有意思,一方面和我們說要鼓勵經濟適用房,一方面卻沒有任何限制性規定或者說優惠引導措施,放任自由。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我看的房子有復式樓、小高層、聯排房等等,很少看到小戶型!有的真的能稱豪宅,動不動就三四百平,可是需求真的是這些嗎?我和老爸在一個周末把上市銷售的宣傳冊拿回來,仔細計算了一下,單單有的豪宅一分為三,就可以解決一半的需求。為什么開發商不作小戶型?很簡單,減少戶數,就是減少供應量,物以稀為貴,漲價!就是一個字,錢!國家說鼓勵小戶型經濟適用房,可是他管不住開發商的實際行動,國家不能干預產業自身發展,但是可以提出鼓勵政策引導,例如優惠和補貼,可是我沒有看到。
購不起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二八定理。說實話真正購房子來住的人真的很少,投資的太多。于是就很容易形成百分之二十的人把資金投入到百分之八十房子里。縱觀上海樓市,你覺得有多少上海本地人在住,大量的外資涌入,或者說是大量的外地人在“消費”上海的房子。我這里不是單單指外地人推高房價,而是指外地人購房再“返租”給購不起房的本地人,錢放在銀行里的利息還不如房租和房屋本身漲價快,所以為什么不購房呢?順帶問一句,上海的官員他們能不能公開自己的財產,說明一下到底有多少房產在他們的名下,或者說,全中國的國企高管和高管都應該曬一曬。
舉個我朋友的例子:2008年金融危機較深重的時候,他向我們借了錢,去購了兩套房子,都是頭付,進過一年之后,一套房子賣了賺了房價,不但還了我們的錢,順帶把另一套房子剩余貸款給還上了。可謂空手套白狼,一套房子就這樣白白賺到了。
3、從來是需求就沒有剛性。“剛性需求”是被某某專家給編撰出來的,說實話,如果我爸想賺這個外快的話,估計我們家現在還不至于住在爺爺留下來的老屋里。為什么不愿意干這些事,一來沒這個心機去和房地產商斗法,二來我爸心氣高不屑。這一點上,老媽和我異常堅定地選擇和老爸統一戰線。中國人傳統就是購房(建房)娶媳婦,這個祖祖輩輩的老風俗了,我覺得想改是改不了的。我從來不覺得中國缺房子,只是人家房地產商不賣罷了。同時我想問問國家為什么不能強制執行一下?農地荒了國家管,那么房子空置為什么國家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什么?
與其說丈母娘需求,還不如說是廣告轟炸!產業經濟學里有很重要的門檻就叫“廣告效應”,央視已經給《蝸居》做了多少軟廣告,同時就像一根繩子一樣掐著我們的喉嚨說,看看上海的房子,看看現在沒有房子的悲劇!!我同學是學金融工程的,前幾天我們一起吃飯,他說他閑來無聊編了一個公式,就是看看央視播《蝸居》的新聞和房地產新聞的關聯度,結果可想而知,央視越說房子的事,房價越漲!房地產商就是逆向思維,你越譴責,說明現在的需求越大,這不是正和我意,免費廣告嗎?
4、房子不單單是房子!很多人都在說房子的事,可是為什么不說房子背后的事?上海、深圳、天津都出過購房子 的往事,其實所有的房子問題根源都在于戶口!孩子上學要戶口,醫療保險要戶口,就連考個什么地方公務員也要戶口?戶口背后說明了福利,而這福利才是人們購房子的真正原因。
很多所謂經濟學家,很喜歡舉一個例子,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購房經,當時我給某些專業上課的時候,他們拿這個例子來“教育”我,然后搬出某某社科院院士的話,“全部人購房子是不現實的,租房才是較合理的方式”。可是我一句話就把他駁倒,“請問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什么引起的,兩房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國的社保是可以流通的,中國還沒有,美國有失業救濟金,中國沒有,你憑什么要拿到一起去比較?
農民工為什么進城打工,從克里克定理來說這是必然的社會規律!于是他們要求農民工子弟學校,于是當地政府緊接著又要忙活,這根本原因不過是因為老百姓想過的更好,進城!換個身份,給孩子一個高臺階,不一樣的出身,不一樣的未來。于是購房子成了他們轉換身份的一種較直接的方式。
5、房地產不過是一種工具。年末很多農民工開始討薪,我和老爸看新聞已經見怪不怪了,老媽的一句話點醒了一個問題,“奇怪了,為什么都是建房子的農民工在討薪?”然后又飄出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上海土石方車撞死撞傷人的事,老爸當下就說作孽。
我很喜歡看新聞,自己專業就是學宏觀的,所以喜歡關聯思維。年末房地產公司捂盤惜售,同時要還銀行的高額貸款(說實話,銀行是兩邊吃的主,一邊給房地產商貸款賺利息,一邊吃房奴的房貸利息錢,金融高管~~),他肯定資金周轉不靈,自然不能得罪銀行,柿子就挑軟的捏,農民工沒有背景,不欺負他們欺負誰!大家可以看看較后通過政府部門的調解,都是打了8折多的工資,農民工按了手印就算宣告結案了。不知道那欠銀行不知多少錢的開發商,對那兩折杯水車薪的辛苦錢,也貪婪到這種地步。土石方車是按趟來計費的,看看他們都駛向哪里,想都不用想,建筑工地!房地產商看現在大好商機,他不快點把地基個搭起來,趕上預售期房的好時機,不賺個房地產大紅趨勢他才傻。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問題,其實真正原因不過是都歸結在房地產。
我下面說說炒房的事,你們覺得這可能是黑幕、內幕,不過我覺得這是一種經濟現象。
1、不得不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很多人喜歡吹牛,說自己怎么怎么又遠見,對一個城市的未來多么多么的有規劃,喜歡動不動就吹毛求疵,可是我問這些人一個問題,錢呢?他們大多會說,財政!可是你知道財政根本就不夠,而且國家政策往往要傾向性給回報率比較高的孩子,這叫定向培養。那么自力更生的孩子們怎么辦,稅收、優惠政策都攥在國家的手里,同時還要害怕那些受寵的孩子動不動給你告狀,時不時還揩油,較后被逼無奈只能賣地賺錢。
走個必要形式!還是回到土地指標上來,先要有這個指標,沒有這個指標,你就先窮著,等窮到你變成國家貧困縣了,那時候國家就不得不管你,同時你還給自己爭取到一個致富脫貧帶頭人的稱號。
有土地指標,頭先土地購賣,必須要轉性,這個和動手術變性不同,他是說變就變的,就是幾張紙的問題。集體土地變國有土地,然后上市交易,接著就是招拍掛。記得批些文件,生地變熟地,這時候可以進行所謂的地皮購賣,李嘉誠同志是勞模代表。如果你不想賣,可以看看行情,要不先等上幾年,或者形勢大好,建個房產項目吧,接著批文件,有的人等不了開始打個地基,邊等批文變施工這是慣例。如果被曝光了,這叫活該,違法施工,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那就等著接收勝利果實,開個期房銷售盤。一般是這樣一個流程,如有大錯誤,虛心接受,小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