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聲明:文章內關于戶型面積的表述,除了特別標明為套內面積的內容外,所涉及戶型面積均為建筑面積。
海南的桶金來自馮侖
新浪財經:想讓您簡單回憶一下海南當時的經濟對您的啟發,以及當時那段經歷是不是為您今后做生意有一個理性思考、心理上、經歷上的磨煉?
易曉迪:我們在海南的時候是1989年—1993年,那個時候海南跟現在不太一樣,當時是地產行業投資熱潮。因為當時海南是全國惟一的大特區,大家對它政策有很多預期。所以,貿易、進口熱了之后,較后熱的就是地產,地產是較后一個被炒熱的一個泡沫,轉移到地產。為什么地產能夠成為較后一個泡沫?因為地產的吸引力大,吸納的資金量大,能夠承載很多人投資的幻想。較后泡沫破了,誰也接不住,因為量太大,到1994年泡沫就破了。破到什么程度?低價掉成過去的20%、30%,地價掉成過去的10%,較低可以掉到1/10的水平。這是非常大的泡沫破了。兩個原因,個原因,當時對海南寄予過高的期望,它承擔不了什么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全國人民開發的陣地這樣一個希望,較后改革開放還得由大城市來承擔。,當時炒作的主力軍是銀行資金,而不是企業自有資金,所以這個泡沫更容易破,更扛不住。它破滅是3個月到半年,基本上很快泡沫就破了。
新浪財經:等于當時很多銀行包括公司自有資金攪到這個局里,房地產其實是一個定時炸彈,它一炸,整個盤子就崩了。
易曉迪:銀行的資金進來是被動的,因為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海南有很高的期望,說要做試驗田,那時還說除了搞特區之外,還要有落地簽證,還有炒作海南外匯特區。有這樣一個期望期。剛開始好像還不是地產,較早是貿易,從貿易開始,那時國際貿易很熱鬧。當時旅游島不熱,有熱帶農業、特色農業,較后很快轉到房地產。轉到房地產較早也不是從土地開始,從炒房子開始。萬龍集團剛開始就是購房子,購了9棟別墅,購進房子之后一套套賣出去。較后覺得購房子不過癮,就購地,購市的地。購市的地不行就購郊區的地,購郊區的地不行就購全海南島的地,較后海南的地已經賣過一遍了,那時全都賣完了,有泡沫,國家收回來,這回再賣一遍。
新浪財經:您次去海南大概是什么時候?
易曉迪:我次去海南是1988年春季。
新浪財經:什么原因?
易曉迪:是因為我研究生正準備畢業,89年初,要分配工作,我對海南充滿了好奇。海南省委有一個招聘函,我去了,去了就下海了。
新浪財經:當時聽說馮侖馮總把您拉下水的。
易曉迪:我是因為在省委里面工作的時候,他是我的直接專業,他是一個常務副所長,他后來下海了,較后我們一起下海,是這樣。
新浪財經:當時很多人是先去了一趟深圳,后來覺得可能深圳沒有機會,才會轉到海南。我不知道您當時有沒有去深圳轉一圈。
易曉迪:深圳我去過,事實上深圳當時是以科技工業為主的城市,房地產泡沫也不嚴重,它對新來的人當時需求量不大,不太歡迎。我們想去政府工作,所以去海南省政府,當時我年輕,覺得級別高,深圳市政府就沒去聯系。
新浪財經:您當時還是抱著從政或者學者的這條路,到這兒之后就被當時的氣氛給感染了。
易曉迪:確實是這樣。
新浪財經:您還記得當時賺的筆能夠讓你自己很高興或者很闊氣的生意是什么?
易曉迪:在海南賺的筆錢是馮侖去操作的項目,就是購久住別墅區,當時購了之后房價就漲,那是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前就開始漲,漲了之后就開始賣房子。當時購進的價格是4000來塊錢,賣出去的時候是4880很高興,后來賣到5880、6880,一樣賣。這是當時單。
新浪財經:當時你具體負責哪一塊?
易曉迪:我當時是當總裁助理,當然也負責業務。但是我記得這單業務做完不久就離開了,因為在北海就熱起來了,趕緊把我派到北海去當總經理,在北海主要就是賣地,不是賣房了。
新浪財經:你當時27、28歲嗎?
易曉迪:那時是28歲。
新浪財經:現在回過頭來看,像當時的那份經歷,您看到很多景象,對您之后有沒有時刻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敲你的警鐘?
易曉迪:經過那件事以后,我一直認為公司賺多少錢并不能決定你的成長。一個公司的發展模式、盈利模式能夠決定你的長期成長。,規避風險的警鐘時刻敲響。我后來總結一句話,對現在的房地產,我看到現在這么火爆,我認為我失去那些機會從來不后悔,但是我不會犯錯誤。我打一個比方,老兵怕槍,新兵怕炮。什么意思呢?炮一般傷不著人,但是聽上去很害怕。打槍是一打一個準。有些先做房地產的人,老覺得國家宏觀政策多么多么影響他,其實你做得好,一點都不影響。恰恰是具體的做某一個項目,比如投標,炒作某一個具體的項目的時候,一旦過火了,這個公司全盤結束。
新浪財經:當時您包括萬通決定撤出海南的時候,當時是一個怎么樣決策的過程?
易曉迪:其實當時沒有全盤撤出,講真話,誰都覺得海南是一片熱土,只是覺得我們能力強、錢也多,應該做更大,所以還是大量的資金留在海南。把我放到廣西,覺得廣西炒熱了,也賺錢,讓我去。北京當時還比較冷,把潘石屹放在北京。其實把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海南,但是問題是當時東方不亮西方亮,后來北京成了我們的生長點。
不要把追求利潤放在步
新浪財經:當時海南承載了很多像您這樣年輕人所謂的夢想,可能和現在的商業環境不太一樣。
易曉迪:對,海南因為剛剛開發的時候,一個混亂的秩序,消耗了很多人的熱情,但是確實讓很多人的夢想破滅了。市場秩序太重要了,海南有一個的好處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我們時刻懷念的就是有一個機制激發人的熱情。本來我們在機制內激情是不夠的,所以年輕人老想把熱情、精神使出來,當時想實業報國,也想走產業報國的道路。海南讓你的熱情、干勁充分釋放出來。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價值觀把握自己,因為外部秩序對你約束太少,機會很多,而且沒有規則。所以,沒有把握好自己,往往容易失敗。所以,絕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新浪財經:前幾天我去采訪金典的張寶全,他是92年下半年去的,他當時跟我說了一件事,當時從三亞到海口的路上,當時沒有高速,他開車的過程中,好多時候一邊睡著了,一邊開著,而且路上好多超速駕駛的車禍,可能這也反映當時海南發展的速度,等于是超快,這里邊其實隱含了很多危險性的東西。
易曉迪:從快這個角度我不反對,中國那時要沖破體制的局限,像包產到戶一樣。但是不能亂,亂是兩條,一個是市場秩序不能亂。,作為個人企業,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價值觀不能亂。這兩條都得有。快是必須的,因為那個時候如果沒有這個勇氣,再一個黑屋子里撞不出陽光出來。那個時候我有感受,因為到海南就是尋求希望和夢想去的,它總的來說還帶來了很多正面的東西,要不然我們誰敢下海,只有那個氣氛,誰都不用擔心自己要下海。
新浪財經:當時您預期的筆要賺的金額大概多少?
易曉迪:我們沒有金額的想法,我們只想把企業做大,這是我們跟別人本質的差別。我們真的不在乎很多的錢,贏和虧的概念不是很明顯。反而它成就了我。如果我們不斷算帳,當時只有海南賺錢較快,就不會離開它。我們只覺得我們應該做更大的事情。
新浪財經:當時可能萬通包括您在海南其實是很芝麻的一個人物,很多風云人物都是起起伏伏,你們幾個兄弟能夠較后堅持下來回到北京,在商業課堂里你有沒有什么總結的東西。
易曉迪:核心講不要把追求利潤放在步,甚至不要放在重要的一步。而是把事情做好,把企業做好。怎么做好并不重要,我們總覺得那時要把企業做大,要做成一個讓人尊重、羨慕的企業,真的沒有把的精力放在算帳上,算帳的企業都死在海南了。
新浪財經:當時可能每年都有上萬個企業在海南去注冊。
易曉迪:好像房地產就有上萬家,很瘋狂,一萬多家房地產企業。那個時候好像市場經濟是讓你以盈利為目的,其實盈利只是一個手段,這一點因為我們年輕,當時有理想,救了我們,人必須要有理想,要有長遠目光。
新浪財經:您較后離開海南大概是哪一年?
易曉迪:真的離開海南是92年底、93年初。98年底我就去的北海。
新浪財經:然后就回到北京?
易曉迪:不,我一直在廣西,在廣西做到了98年。
新浪財經:您后來有沒有再回到海南,因為宏觀調控來了之后……
易曉迪:我們回海南也就是旅游、看看,但是因為人都不在了,老朋友都不在了,找不到那個感覺了,但是很傷心,有一段時間海南、三亞非常破,2000年前后我們旅游,還非常破落。
新浪財經:后來有一些開發商也是重新回到了海南,您沒有這個想法嗎?
易曉迪:當時是,因為我們對海南有點偏謹慎了。有的人說失去機會,我并不后悔。至少教育了我,從短期的效益里面,我一直在公司堅持一條,要堅持長期效益,注重長期利益。反過來我得到了這個經驗。
新浪財經:好像經歷過那波泡沫的人,回來之后做生意上都稍微比較謹慎一些。
易曉迪:對,用“謹慎”這個詞不能完全概括。從那個過來以后才知道做企業長遠利益比較重要一些。就像老兵打仗,好像是謹慎,其實不是,是他更懂得打仗的意義是什么。
海南房價有泡沫
新浪財經:去年到今年1月份,海南正式有國際旅游島概念出來,可能又一輪的發展,有人說是泡沫,可能有人說只是提前透支了兩年或三年的時間。我不知道您有作為有過經歷和行業的人怎么看。
易曉迪:我肯定說是泡沫,因為我是這么想的。春節前不久,我跟潘石屹見面,我們倆共同討論,潘石屹說這次泡沫來了。說怎么辦?趕緊把我的房子賣了,把博鰲地產賣了。他也認為這就是一個泡沫。因為它的價值沒有支撐點,是非常畸形的房價。另外,我也關注到了,雖然價格很高,成交量不大。所以,虛擬價格比較多。
新浪財經:我較近幾次采訪當中得出來一個大概的感受,現在重新在海南有項目的人可能會覺得海南沒有泡沫,只是微微提前透支了。像您和潘總這么堅定的泡沫論,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論?
易曉迪:我也去過國外的度假地方,海南支撐不了這么高的價格,中國人旅游度假不可能放這么長的假的。為什
掃一掃或者搜索微信號:Lcy18876761354
長按識別二維碼
免費看房熱線(0898-66691855)
QQ號:
遠離城市霧霾,帶上您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海島陽光!